120急救车管理规定是确保急救车高效、规范运行的重要制度体系,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车辆管理
-
专用性原则
救护车仅限医疗救护使用,禁止挪作他用。非急救任务需经急救中心批准。
-
配置标准
需符合车型、设备(如生命支持系统)、药品等配置要求,确保应急能力。
-
定期维护
每日检查机油、燃油、轮胎等基础状况,每月进行专业检修,确保车况良好。
-
清洁与消毒
任务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保持车内环境符合医疗规范。
二、人员管理
-
资质要求
驾驶员需持证上岗,定期接受急救技能培训,确保应急反应能力。
-
岗位职责
-
驾驶员:5分钟内出车,服从调度,保持车容整洁;
-
医务人员:出车前检查设备,任务后及时补充消耗品。
-
-
行为规范
严禁酒后驾驶、私自换班或收费,执行任务时佩戴工作牌。
三、调度与指挥
-
统一调度
通过专用调度系统实时掌握车辆位置和状态,确保快速响应。
-
任务优先级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排序,优先保障急危重症患者。
-
信息透明
车辆登记信息(如注册单位、急救站点)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四、质量评估与改进
-
数据统计
记录出车次数、行驶里程、油耗等数据,分析运行效率。
-
定期评估
对急救流程、车辆性能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
持续改进
根据评估结果优化调度方案、车辆维护计划。
五、其他要求
-
保险与事故处理 :车辆投保,事故后及时报告并处理;
-
隐私保护 :严格保密患者信息,遵守医疗数据管理规定。
通过以上制度,120急救车能够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升急救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