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勒的名称来源于维吾尔语词汇,其含义和历史背景如下:
-
语言含义
“库尔勒”是维吾尔语词汇,意为“眺望”。这一解释在多个权威资料中均有提及。库尔勒因地势开阔,可远眺天山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因此得名“眺望”。
-
历史沿革
-
西汉时期,库尔勒为尉犁国领土,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当时称为“渠梨”。
-
唐朝时改称“术城”,因“铁关千(于)术,四镇咽喉”而得名。
-
明朝称为“双山城”,清朝正式定名为“库尔勒”,沿用至今。
-
-
文化象征
库尔勒因盛产香梨而闻名,故有“梨城”之称。香梨品种优良,果肉细腻、香气浓郁,成为城市的重要文化符号。库尔勒是古丝绸之路中道枢纽,曾是东西方文明交汇地,进一步提升了其文化价值。
库尔勒的名称既承载了地理特征(眺望天山),又与当地特产(香梨)及历史地位(丝绸之路枢纽)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