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路易斯型脑炎是由圣路易斯型脑炎病毒(SLEV)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关键病因包括病毒特性(黄病毒科B组)、鸟类作为自然宿主、库蚊为主要传播媒介,感染后病毒通过血液侵入神经系统,引发脑炎症状。
- 病原体特性:圣路易斯型脑炎病毒属于黄病毒科,呈球形,直径40-50nm,表面有囊膜,耐寒不耐热,可在鸟类和蚊虫间长期存活。
- 传播途径:病毒在鸟类(如鸽子、麻雀)中自然循环,通过库蚊叮咬传播给人类。蚊虫叮咬感染鸟类后,病毒在其体内繁殖,再通过叮咬人传播。
- 感染机制:病毒经蚊虫叮咬进入人体后,先在局部组织复制,随后通过血液扩散至中枢神经系统,引发脑组织炎症反应,导致神经细胞损伤和血管周围炎症。
- 高危因素: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及疫区(如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居民更易发展为重症,儿童感染多表现为轻症。
预防的关键是防蚊灭蚊,如清除积水、使用驱蚊剂,疫区需加强监测。早期识别发热、头痛等症状并及时就医可降低重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