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孔绦虫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误食携带幼虫的跳蚤传播,儿童与宠物密切接触时风险较高。其传染源为感染绦虫的犬、猫,中间宿主为跳蚤(如犬栉首蚤、猫栉首蚤),人因接触宠物毛发或误食跳蚤而感染。
-
传播途径
感染需通过“跳蚤”这一中间宿主完成。当犬、猫啃咬体表瘙痒部位时,跳蚤体内的幼虫(似囊尾蚴)可能附着在宠物毛发上,人抚摸宠物后未洗手或误食跳蚤即可感染。 -
易感人群
儿童是高危群体,因常与宠物玩耍且卫生意识较弱。饲养犬猫且未定期驱虫的家庭成员也需警惕。 -
症状与危害
多数感染者无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腹痛、腹泻、肛门瘙痒(因孕节片排出)。长期感染可能导致贫血或营养不良,儿童可能出现烦躁、磨牙等非特异性表现。 -
预防措施
- 宠物管理:定期为犬猫驱虫、灭蚤,避免宠物接触跳蚤滋生环境。
- 个人卫生:接触宠物后彻底洗手,儿童玩耍后需清洁;避免食用生食或未煮沸的水。
- 环境清洁:定期消毒宠物用品,及时处理宠物粪便。
提示:若出现不明原因消化道症状或发现肛门周围有白色节片,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宠物接触史,驱虫治疗预后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