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清除毒物
- 生产性中毒: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全身,注意清洗毛发、腋窝、腘窝、会阴部等部位。
- 经口中毒:立即洗胃,直至洗出液无色无味。可以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因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遇碱分解。洗胃完毕后从胃管注入50%硫酸镁导泻,进一步清除体内残存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2. 解毒治疗
- 阿托品:为治疗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首选药物,疗效极佳,能迅速控制由胆碱酯酶受抑制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首剂口服或肌注,必要时重复1~2次,不必应用过大剂量。
- 胆碱酯酶复能剂:主要针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的乙西合剂中毒,此类患者中毒会导致胆碱酯酶活性下降,主要药品包括双复磷和氯磷定。但一般不使用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治疗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因为有些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如急性西维因中毒,使用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会增强毒性和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影响阿托品治疗效果。
3. 对症治疗
- 维持呼吸功能:必要时给予吸氧或机械通气。
- 保持心血管功能稳定:纠正心律失常和低血压。
- 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 预防并发症:积极预防肺部感染、脑水肿、肝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4. 监测生命体征
-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以及神志、瞳孔变化。
5. 预防措施
- 生产中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去除农药污染衣服及清洗皮肤。
- 加强农药保管,避免儿童、精神异常者接触。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治疗需要及时、综合、个体化,患者应尽快送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进行治疗。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