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与传播
- 病原体:由HTLV-1病毒引发,该病毒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哺乳或污染注射器传播。
- 高危人群:多见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居民、HTLV-1携带者、有高危性行为或输血史者,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1.5-3倍。
2. 主要症状
- 运动障碍:
- 双下肢进行性无力、痉挛性瘫痪,步态僵硬如“剪刀步”。
- 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严重时出现足跖屈曲(脚尖着地)。
- 感觉异常:
- 下肢麻木、刺痛、振动觉和位置觉减退,部分患者出现腰背痛。
- 自主神经功能损害:
- 尿失禁、尿急、便秘或性功能障碍。
3. 诊断方法
- 实验室检测:血清和脑脊液中检测HTLV-1抗体(阳性率高达90%以上)。
- 影像学检查:脊髓MRI可排除其他病变(如多发性硬化),部分患者可见脊髓萎缩。
- 神经电生理:肌电图显示周围神经病变,体感诱发电位异常。
4. 治疗与预后
- 对症治疗:
- 使用巴氯芬、替扎尼定缓解痉挛;奥昔布宁改善尿失禁。
- 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延缓肌肉萎缩。
- 抗病毒治疗:干扰素α、齐多夫定等药物可能抑制病毒复制,但疗效有限。
- 预后:病情呈缓慢进展,最终导致严重残疾,但一般不危及生命。存活期可达10-40年,需长期护理预防并发症(如压疮、尿路感染)。
5. 预防措施
- 避免高危行为(如不洁性接触、共用针具)。
- 筛查献血者及孕妇,防止母婴传播。
若出现疑似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排查,早期干预可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