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内异物是指误吞或内源性进入胃部且无法被消化的物体,常见类型包括外源性异物(如纽扣、骨刺)、内源性异物(如胆结石)及胃内形成的胃石(如柿石)。多数异物可自行排出,但尖锐或过大异物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穿孔等并发症,需及时就医处理。
-
常见类型与病因
- 外源性异物:多因误吞纽扣、钱币、牙签等小物件,儿童及精神障碍者高发。
- 内源性异物:如胆结石通过胆囊-十二指肠瘘移入胃内,或蛔虫团阻塞幽门。
- 胃石症:空腹食用柿子、山楂等富含鞣酸的食物,与胃酸结合形成硬块,多见于植物性胃石。
-
典型症状与风险
- 小异物可能无症状或仅轻微腹胀、恶心;较大异物阻塞幽门时,引发剧烈上腹痛、呕吐。
- 尖锐异物可刺穿胃壁,导致胃溃疡、出血或腹膜炎,需紧急处理。
-
诊断与治疗
- 胃镜和X线是主要诊断手段,胃镜尤其适用于非金属异物。
- 80%异物可自然排出,必要时通过内镜或手术取出;胃石可尝试药物溶解(如碳酸氢钠)或内镜碎石。
-
预防措施
- 避免儿童接触小物件,纠正异食癖;空腹慎食柿子、山楂,减少胃石风险。
- 误吞异物后勿用“吞饭团、喝醋”等土方法,立即就医。
提示:若出现持续腹痛或呕血,提示可能存在严重并发症,应尽快就诊消化科或急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