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的领取金额并不是简单地“交多少领多少”,而是 根据个人所选择的缴费档次和缴纳的年限来进行计算 的。以下是详细的解释和计算方法:
- 养老保险缴费档次 :
-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设有多个档次,常见的有每年100元、300元、400元、500元、600元、700元、800元、900元、1000元、1500元、2000元、3000元、4000元、5000元、6000元等。
-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一般为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20%,职工按个人缴费基数的8%缴费。
- 养老金计算 :
-
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 = (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 = 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计发月数。
- 领取条件 :
-
养老保险需交满15年,退休后才能领取养老金。
-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性55岁。
- 具体例子 :
-
假设每年缴纳100元,政府补贴20元,缴纳15年,按照年利率3%计算,15年后的个人账户余额为2232元,基础养老金133元。合并后可得:2232 / 139 + 133 = 149元/月。
-
假设每年缴纳2000元,交了20年,每月领取养老金467.42元,已经连续领了5年,因突发意外不幸离世,按照计算方式老壮共计缴纳养老金2000×20=40000元,共计领取养老金467.42×12×5=28045.45元。
养老保险的领取金额是根据个人所选择的缴费档次和缴纳的年限来计算的,而不是简单地“交多少领多少”。建议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选择合适的缴费档次,并确保在退休前累计缴费满15年,以便能够按时领取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