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方案(需遵医嘱)
- 降颅压药物
- 如甘露醇、呋塞米,可快速减轻脑水肿,缓解颅内高压症状。
- 止血药物
- 如维生素K₁、氨甲苯酸,用于控制出血,防止血肿扩大。
- 神经营养药物
- 如甲钴胺,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改善脑循环药物
- 如尼莫地平,改善脑部血液循环。
- 抗生素
- 若存在感染风险,可使用头孢呋辛酯等预防感染。
- 他汀类药物(慢性血肿辅助治疗)
- 如阿托伐他汀钙,可促进慢性硬膜下血肿吸收,减少术后复发风险。
二、手术治疗指征
- 血肿量较大或伴有严重神经功能障碍(如意识障碍、抽搐、偏瘫)时,需首选手术清除血肿,如开颅血肿清除术、钻孔引流术等。
- 术后可能需联合药物治疗以促进恢复或预防复发。
三、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每个患儿病情不同,需医生根据CT结果、症状等制定方案,不可自行用药。
- 定期复查:治疗期间需监测颅内压、血肿吸收情况,必要时调整用药或手术方案。
- 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和疗程需严格遵循医嘱,尤其是抗凝剂、激素类药物等。
总结
小儿硬脑膜下血肿需通过手术与药物联合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控制症状、促进恢复或辅助预防复发,无法根治血肿本身。家长应带患儿至正规医院神经外科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