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Chronic Automatic Atrial Tachycardia, CAA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动过速,也称为慢性房性心动过速(CAT)、持久性房性心动过速或无休止性房性心动过速
病因
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尚不明确。原发性慢性自律性多见于婴幼儿,通常与先天性、遗传性或解剖学因素有关。继发性慢性自律性患者通常有明确的引起无休止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常见原因包括先天性或后天获得性心脏病、心肌炎、心包炎等,或由药物、心脏手术的瘢痕、射频消融术的损伤引起
临床表现
- 患者群体:多见于儿童、少年或青年,有些患者出生时就存在心动过速,年龄超过55岁的患者很少见
- 心率:心率通常在每分钟150至180次之间,也有报告为100至150次/分钟,很少超过200次/分钟
- 症状:患者通常表现为轻度心悸、胸闷,但多数无严重症状。如果心率持续增快,可能会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下降,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及充血性心力衰竭
- 其他症状:可能包括心慌、气短、下肢水肿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检查与诊断
- 心电图特征:
- 1.房性频率通常为150至180次/分钟,异位P′波在标准导联中易于辨认
- 2.心房率变动较大,清醒与睡眠时心房率可相差50次/分钟以上
- 3.心动过速常伴有房室传导阻滞
- 诊断依据: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心电图表现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需要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伴房室传导阻滞、持续性反复性房室交接区性心动过速等疾病进行鉴别
治疗
1.药物治疗:各类抗心律失常药物都可选用,但疗效较差。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
2.导管射频消融术:可以根治此病,不良反应少,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3.外科手术治疗:对于药物疗效差、不能奏效者,可以选择外科手术治疗
预后
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和心力衰竭。一旦诊断确定,应尽早治疗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 避免过度兴奋和紧张,保持平稳的心态。
- 保持规律作息,确保充足的睡眠。
- 注意饮食健康,避免刺激性食物。
- 避免使用可能引发心动过速的药物。
- 定期复查,监测治疗效果和进展情况
慢性自律性房性心动过速是一种需要重视和管理的心律失常,及时的治疗和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对于控制病情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