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与阿尔茨海默病综合征的病因涉及多因素交互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激素变化相关
- 雌激素水平下降: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显著减少,可能削弱其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导致神经递质失衡(如乙酰胆碱合成下降)和神经细胞功能障碍。
- 神经递质失衡: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胆碱乙酰化转移酶活性降低,乙酰胆碱合成减少,尤其在记忆相关的海马区和颞叶皮质区域。严重时,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系统也受损。
二、神经退行性改变
- 淀粉样蛋白沉积:β-淀粉样蛋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堆积是重要病理特征,可能与基因突变(如APP基因、早老基因)相关。
- 金属铝蓄积:脑内铝积累可能干扰细胞代谢和蛋白合成,但其病因学作用尚未明确。
三、遗传因素
- 约10%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直系亲属患病风险为普通人群的4倍。早发型病例与21号染色体APP基因、14号染色体早老基因1等突变相关。
四、其他风险因素
- 血管健康: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疾病可能减少脑部血供,加剧认知障碍。
- 生活方式:缺乏运动、高糖高脂饮食、睡眠不足等不良习惯可间接影响脑健康。
- 年龄与性别:高龄和女性绝经后激素变化共同增加了患病风险。
五、潜在机制
- 雌激素缺乏可能通过影响脑血流、神经炎症反应或突触可塑性等途径促进疾病进展。
绝经相关的激素变化与遗传、神经退行性病变及环境因素共同构成该综合征的复杂病因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