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菌性肠炎的病因
致病细菌
弯曲菌性肠炎主要由弯曲菌属细菌引起,与人类有关的包括空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及小肠弯曲菌,其中以空肠弯曲菌致病最多。空肠弯曲菌菌体细长,呈弧形、螺旋形或逗点形,革兰阴性,在微氧环境42℃生长良好。能引起人类疾病的弯曲菌还有结肠弯曲菌、海鸥弯曲菌等。
传播途径
食物传播
食物是弯曲菌属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污染的肉类、禽类、海鲜、奶制品等食物是主要的传播源。当食物在加工、储存、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时,就可能将细菌带入人体,引发感染。有报道多次由污染的食物、奶品引起空肠弯曲菌肠炎大型爆发,每次累及数百人,甚至数千人。
水源传播
受到污染的水源也是弯曲菌属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由于饮用水源未经过有效处理或消毒不严格,很容易导致水源污染,从而引发肠道感染。
接触传播
人们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其排泄物,也可能感染弯曲菌属细菌。例如,接触感染的禽类、家畜等动物后,未及时清洗双手就可能将细菌带入口腔,引发感染。家畜家禽及鸟粪便中常可分离出空肠弯曲菌,成为传染源。
发病机制
弯曲菌进入肠道后在含微量氧环境下迅速繁殖,主要侵犯空肠、回肠和结肠,侵袭肠粘膜,造成充血及出血性损伤。近年来观察到有些菌株能产生类似霍乱肠毒素,引起肠腔内液体分泌增加。空腹胃酸有一定的杀灭弯曲菌的作用,pH≤3.6的溶液可以杀死细菌,因此饱餐一顿或食用碱性食物有利于细菌突破胃屏障。细菌生长繁殖释放外毒素,细菌裂解内毒素,外毒素类似于霍乱肠毒素,可激活上皮细胞内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增加,促进粘膜细胞分泌旺盛,导致腹泻。如果免疫力低下,细菌会随血流扩散,导致细菌血症,甚至败血症,从而对大脑、心脏、肺、肝、尿路和关节造成损害。
易感人群
弯曲菌性肠炎的易感人群主要包括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儿童、老年人以及经常接触动物的人群。这些人群由于身体状况或生活习惯等原因,更容易感染弯曲菌属细菌,引发肠道感染。散发病例以儿童为多,健康带菌率约1.2% - 3%,各地区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