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因
与遗传和免疫异常相关,患者对麸质(麦胶蛋白)过敏,免疫系统错误攻击小肠细胞。约70%的同卵双胞胎会同时患病,家族史儿童风险更高。 -
症状
- 消化道症状:腹泻、腹痛、腹胀、体重减轻,部分患儿出现便秘或脂肪泻(粪便色淡、恶臭)。
- 全身影响:生长迟缓、贫血、低蛋白血症、骨质疏松,少数有疱疹样皮炎或精神症状(如烦躁、厌食)。
-
诊断
-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显示贫血,粪便检测脂肪滴,血清抗体(如抗麦胶蛋白IgA)阳性。
- 小肠活检:观察绒毛萎缩等病理改变,是确诊的“金标准”。
- 饮食试验:严格无麸质饮食后症状改善可辅助诊断。
-
治疗
- 终生无麸质饮食:避免小麦、大麦、黑麦制品,可食用大米、玉米、豆类等替代。
- 营养支持:补充维生素(如B12、D)、铁、钙等,纠正贫血和电解质紊乱。
- 药物辅助:严重腹泻或炎症时可能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
-
预后
早期诊断并严格饮食控制者预后良好,可正常生长发育;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肠梗阻、淋巴瘤等严重并发症。
提示:若婴幼儿添加麦类辅食后出现腹泻、腹胀,需及时就医排查。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但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