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方案
-
糖皮质激素
- 急性期控制:常用泼尼松、地塞米松等,可快速减轻炎症反应,但需避免长期使用以防副作用。
- 局部用药:如地塞米松滴眼液、阿托品散瞳剂,用于缓解眼部炎症和预防并发症。
-
免疫抑制剂
- 硫唑嘌呤、环孢素:用于调节免疫系统,减少复发,适合长期控制。
- 甲氨蝶呤:适用于合并关节炎或对其他药物反应不佳的患者。
-
生物制剂
- 英夫利昔单抗、阿达木单抗:针对特定免疫分子,对顽固性病例效果显著。
-
其他药物
- 柳氮磺吡啶、5-氨基水杨酸:用于治疗肠道原发病,控制肠道炎症。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需谨慎使用,可能加重肠道症状。
二、辅助治疗与注意事项
-
生活方式调整
- 饮食管理:高纤维、低脂饮食,避免辛辣、咖啡因等刺激性食物。
- 适度运动与压力管理:增强免疫力,缓解心理压力。
-
定期复查
- 眼科检查:监测葡萄膜炎复发情况,评估视力及眼压。
- 肠镜与血液检查:跟踪肠道病变进展及药物副作用。
-
手术治疗
- 严重肠道病变:如肠梗阻、穿孔时需手术切除病灶,可能改善眼部症状。
三、预后与长期管理
炎症性肠道疾病目前无法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葡萄膜炎可能反复发作,需长期随访和调整用药。建议患者与风湿免疫科、眼科医生密切配合,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提示:具体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