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典型症状
起病初期即可出现高热(39~40℃甚至更高)、精神萎靡、反复惊厥、昏迷,而典型肠道症状如腹泻、腹痛可能延迟出现或不明显。部分患儿可能直接表现为休克(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血压下降)或呼吸衰竭(呼吸节律不整、瞳孔异常)。 -
临床分型
- 休克型:以感染性休克为主,伴皮肤湿冷、尿量减少等;
- 脑型:以脑水肿和缺氧症状为主,如昏迷、抽搐、瞳孔变化;
- 混合型:同时具备休克和脑型症状,病情最危重。
-
治疗原则
需争分夺秒抢救,包括:- 扩充血容量:快速输液纠正休克;
- 控制惊厥:使用地西泮等药物止惊;
- 抗感染: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头孢类;
- 防治脑水肿:甘露醇脱水降低颅内压;
- 维持脏器功能:监测心肾功能,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
预防措施
注重饮食卫生(如食物煮熟、生熟分开)、饭前便后洗手,及时隔离治疗患者,改善环境卫生以减少痢疾杆菌传播。
提示:夏季为高发季节,若儿童突发高热、惊厥或昏迷,即使无腹泻也需高度警惕中毒型痢疾,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