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病大出血通常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情况,一般不能仅靠吃药根治,需要综合治疗,常采取的药物治疗如下:
- 抑酸药
- 质子泵抑制剂(PPIs):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这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胃黏膜壁细胞上的质子泵,从而强力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 pH 值,有助于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也能防止再出血,并且为溃疡的愈合创造良好的环境。
- H₂受体拮抗剂(H₂RAs):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选择性地阻断组胺与胃黏膜壁细胞上的 H₂受体结合,抑制胃酸分泌。但抑酸效果较 PPIs 弱,一般用于病情相对较轻或作为 PPIs 的后续维持治疗药物。
- 胃黏膜保护剂:常用药物有铝碳酸镁、硫糖铝等。铝碳酸镁可以迅速中和胃酸,并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隔离胃酸、胃蛋白酶及胆汁对胃黏膜的侵蚀,促进胃黏膜修复和再生。硫糖铝在酸性环境下可分解为带负电荷的硫酸蔗糖复合离子,与溃疡面带正电荷的蛋白质渗出物相结合,形成一层保护膜,促进溃疡愈合。
-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等。可减少内脏血流量,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少胃酸分泌,还能促进胃黏膜细胞的修复和再生,有助于控制溃疡病出血。主要用于病情严重或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药物治疗只是溃疡病大出血综合治疗的一部分。发生溃疡病大出血时,患者应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采取包括药物治疗、内镜下止血、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措施,以达到止血和根治溃疡病的目的。患者在出血期间通常需要禁食,待出血停止后,可逐渐过渡到流食、半流食,并根据病情调整饮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