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治疗效果与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来说,早期诊断、积极规范治疗,多数患儿可痊愈,但如果诊断治疗过晚,合并肺外结核等情况,则预后较差,治疗难度较大。具体如下:
- 可治愈情况:若能早期发现,比如患儿出现长期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家长及时带其就医,通过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结核菌检测、脑脊液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等明确诊断。在治疗的强化阶段联合使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维持治疗阶段继用异烟肼、利福平,并根据病情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及联合全身支持治疗等综合进行治疗,遵循早期、全程、适量、规律、联合的原则,多数患儿可望治愈。
- 治疗难度大的情况:当病情发现较晚,一方面,大量结核杆菌在体内已经广泛播散,对肺部及其他器官造成了严重损害,如引发了气胸、呼吸衰竭等并发症,或合并有结核性脑膜炎、结核性腹膜炎等肺外结核;另一方面,可能已经出现了耐药情况,使得原本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效果降低或失效,这都会导致治疗难度大幅增加,预后也相对较差。
患儿自身的身体状况也会影响治疗效果,如本身存在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会使身体对药物的反应和恢复能力受到限制,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