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原则
妊娠期哮喘需遵循与普通哮喘相似的治疗原则,但需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常用药物包括吸入激素(如布地奈德)、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等,这些药物在规范使用下安全性较高,不会显著增加胎儿异常风险。 -
急性发作处理
若哮喘急性发作,需及时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缓解症状,必要时给予全身激素治疗。氧疗可避免胎儿缺氧,需维持孕妇血氧饱和度≥95%。 -
病情控制与监测
- 日常需密切监测呼吸峰流速(PEF)变异率,指导药物调整。
- 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减少呼吸道感染,并戒烟。
- 约1/3患者症状可能加重,1/3改善,1/3保持稳定,需个体化评估。
-
产后情况
妊娠期哮喘分娩后可能因激素水平恢复而缓解,但气道慢性炎症仍可能持续,需继续规范治疗,无法完全自愈。
结论:妊娠性哮喘虽难以彻底治愈,但通过规范用药(如吸入药物)、生活方式调整及密切监测,多数患者可有效控制症状,保障母婴安全。若控制不佳,可能增加早产、胎儿缺氧等风险,需及时就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