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穿透性损伤主要是指食管破裂和(或)穿孔。以下是关于该病的详细介绍:
- 病因:医源性创伤、食物异物、食管病变等是主要病因。医源性创伤包括食管扩张治疗、麻醉插管、内镜检查等操作不当;食物异物如鱼骨、鸡骨、牙签、金属异物等误吞,常发生在食管生理性狭窄部位;食管病变如化学性或物理性灼伤、食管癌、食管急性炎症等也可导致食管穿透性损伤。
- 症状:
- 疼痛:主要为胸骨后痛和腹痛,腹痛以上腹痛多见。
- 发热:因穿透部位发生感染引起。
- 吞咽困难:吞咽食物或水时,有梗阻、咽不下去的感觉。
- 皮下气肿:食管穿透部位的气体到皮下所致,食管穿透部位较大的患者,在颈部或胸腹部可见皮肤凸起,按压有类似捻头发的声音。
- 黑便:大便呈柏油样。
- 呕血:由穿透部位的损伤所致,可伴有腹泻等表现。
- 其他:伴有胸腔积液的患者,还可出现呼吸困难或发绀等表现。
- 并发症:食管破裂后可导致纵隔炎、纵隔气肿、气胸、水胸和脓胸,气胸、水胸和脓胸常发生在左侧,亦可累及双侧。部分纵隔气肿患者可能无典型症状和体征,极少数病例首先表现为因继发性中枢性感染而致的脑膜炎。
- 诊断: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进行初步判断,然后通过血常规、便常规 + 潜血等实验室检查,以及 X 线、食管造影、胸部 CT 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
- 治疗:对于易发生医源性穿孔的操作,术前要严格禁食,常规应用抗生素有助于改善预后。诊断一经确立,要立即采取措施,根据不同的基本情况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内镜治疗或者手术治疗。
- 预后:预后往往取决于穿孔的部位、裂口的大小、入院的迟早和治疗措施是否正确等。如果治疗时间延误到 24 小时以上,其病死率可高于早期治疗的 3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