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通规和止规是螺纹检测中常用的两种量具,主要用于判断螺纹尺寸是否合格。以下是它们的核心区别:
一、定义与功能
-
通规
用于检测螺纹的最小极限尺寸,确保螺纹能够完全旋合通过。若通规无法旋入,则说明螺纹中径过小,产品不合格。
-
止规
用于检测螺纹的最大极限尺寸,确保螺纹在旋合到规定圈数后无法继续转动。若止规能旋过,则说明螺纹中径过大,产品不合格。
二、使用方法与判定标准
-
通规
-
通过判定 :通规需在螺纹的任意位置自由转动,无卡滞现象。
-
不通过判定 :若通规无法旋入或旋入后卡滞,则判定为不合格。
-
-
止规
-
通过判定 :止规需旋合2-3圈后停止,且螺纹头部未超出环规端面。
-
不通过判定 :若止规能旋过或旋入后卡滞,则判定为不合格。
-
三、结构与形态
-
长度差异 :通规的工作表面比止规长0.5-1倍,便于完全旋入螺纹。
-
形状特征 :通规和止规的内螺纹与被测螺纹相同,外螺纹与基准件相反。
四、公差带配合
-
螺纹等级 :外螺纹常用4h、6h、6g等级,内螺纹常用5H、6H、7H等级。H和h为基本偏差零,G、e、f、g为负偏差。
-
推荐配合 :螺栓、螺母等紧固件推荐采用6H/6g配合,确保精度。
五、其他注意事项
-
止规旋转圈数 :若止规在2-3圈后卡滞,需检查螺纹头部是否超出环规端面,避免误判。
-
不合格处理 :止规无法通过时,螺纹孔通常需报废或返工。
通过以上区别和检测方法,可有效判断螺纹尺寸是否在公差范围内,确保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