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疾病特征
- 食管近段和远段未正常连接,形成盲端,导致唾液、奶液无法正常进入胃部,可能反流入气管引发呛咳、呼吸困难。
- 约50%患儿合并其他先天畸形(如心脏畸形、肛门闭锁等)。
-
典型症状
- 出生后即口吐白沫、流涎,喂奶时剧烈呛咳、呕吐,甚至发绀(口唇青紫)。
- 若合并气管食管瘘,胃液可能反流入肺部引发吸入性肺炎。
-
分型与发病率
- 根据食管闭锁部位及是否合并瘘管,分为Ⅰ~Ⅴ型,其中Ⅲ型(食管近段盲端、远段与气管相通)最常见(约占85%)。
- 发病率约为1/2500~1/4500,早产儿、低体重儿风险更高。
-
治疗与预后
- 唯一有效方法是手术,需尽早修复食管连续性并封闭瘘口。胸腔镜微创手术因创伤小、恢复快,逐渐成为主流。
- 单纯型治愈率超90%,但合并严重畸形者预后较差。术后需长期随访,部分患儿可能出现食管狭窄等并发症。
-
病因与预防
- 病因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孕期感染、致畸药物(如阿霉素)或前肠发育异常有关。
- 孕期避免吸烟、酗酒、接触放射线等致畸因素,产前超声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
提示:新生儿出现喂养呛咳、吐沫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及时手术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