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贾第虫病是由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感染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属于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以下为具体特征:
一、病原与传播
- 病原体
蓝氏贾第鞭毛虫是一种单细胞原虫,具有滋养体和包囊两种形态。包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可在水中存活数月,是主要传播形态。 - 传播途径
经粪-口传播,儿童因摄入被污染的水源、食物或接触感染动物(如犬、猫)的粪便而感染。
二、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急性期:突发性腹泻(水样便、恶臭)、腹痛(脐周或上腹部)、腹胀、恶心呕吐,偶伴低热,持续3-4天。
- 慢性期:间歇性稀便、营养不良、贫血、体重下降,儿童可出现发育障碍。
- 并发症
- 侵犯胆道系统时,引发胆囊炎、胆管炎,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发热等。
- 严重感染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继发感染危及生命。
三、诊断与治疗
- 诊断方法
- 粪便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滋养体或包囊(腹泻时易见滋养体,正常便中多为包囊)。
- 抗原检测:采用免疫学方法快速筛查病原体。
- 治疗药物
- 首选甲硝唑、替硝唑或呋喃唑酮,需遵医嘱控制疗程。
- 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四、预防与管理
- 个人卫生
加强手部清洁,避免饮用生水或食用未煮熟食物,尤其是旅行期间。 - 公共卫生
严格管理水源消毒,感染者(尤其食品从业人员)需隔离至症状消失。
五、流行病学特点
- 易感人群:儿童感染率显著高于成人,发展中国家儿童感染率可达50%-70%。
- 流行区域:全球分布,温暖潮湿地区及卫生条件差的区域高发,常因旅游导致“旅行者腹泻”暴发。
小儿贾第虫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需通过及时治疗和卫生管理控制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