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原体及传播途径
小儿贾第虫病由蓝氏贾第鞭毛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常见传播方式包括饮用被污染的水源、摄入受污染的食物(如未洗净的蔬果)、接触感染者或动物粪便等。水源污染(如污水渗入供水系统)、不洁性行为(如同性恋者肛交)也是重要传播途径。 -
易感人群
儿童因卫生习惯尚未养成、免疫力较低,感染率显著高于成人。年老体弱者、免疫缺陷患者(如艾滋病患者)、胃酸缺乏或胃切除术后的患者也更易感染。 -
感染机制
贾第虫包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可存活数周至数月,通过污染的水源或食物进入人体后,在十二指肠脱囊为滋养体,吸附于小肠黏膜并繁殖,导致肠道吸收功能障碍。虫体机械性刺激和代谢产物可能引发腹痛、腹泻等症状。 -
流行病学特点
该病在全球广泛分布,发展中国家及卫生条件差的地区高发,旅游者、男性同性恋者等群体感染风险较高。儿童感染后可能出现慢性腹泻、营养不良,甚至发育迟缓。
预防建议:注意饮食卫生(如饮用煮沸水、彻底清洗蔬果)、加强个人卫生(如饭前便后洗手)、避免接触感染者粪便,必要时对高风险人群进行药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