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与多发性肌炎的治疗需以规范用药为基础,结合个体病情调整方案。以下为临床常用且疗效明确的药物分类及使用建议:
一、核心治疗药物
-
糖皮质激素
- 代表药物:泼尼松、甲泼尼龙。
- 用法:通常以大剂量起始(如泼尼松每日1-2mg/kg,成人约60-100mg),病情控制后逐步减量至维持量。
- 作用:快速抑制炎症反应,缓解肌肉无力、皮疹等症状。
-
免疫抑制剂
- 常用药物:甲氨蝶呤(每周7.5-25mg)、硫唑嘌呤(每日50-150mg)、环磷酰胺(按体重调整剂量)。
- 适用情况:与激素联用以增强疗效,或用于激素效果不佳、需减少激素用量的患者。
- 监测重点:需定期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防范骨髓抑制等副作用。
-
生物制剂
- 代表药物:利妥昔单抗(每周375mg/m²静脉注射)。
- 适用人群:对传统治疗反应差的重症患者,或合并难治性皮疹、间质性肺炎者。
二、辅助及对症药物
-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
- 用于调节免疫系统功能,减少自身抗体对组织的损伤。
-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 如布洛芬,可短期缓解关节疼痛,但对核心症状无治疗作用。
三、用药注意事项
- 激素副作用管理:长期使用需监测骨质疏松、血糖升高、感染风险,必要时补充钙剂或维生素D。
- 药物联用原则:重症患者常需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以快速控制病情。
- 个体化调整:需根据肌力恢复、肌酶水平、影像学结果动态调整方案,避免过度治疗或复发。
四、综合管理建议
药物治疗需配合物理治疗(如水中运动)、营养支持(高蛋白饮食)及感染预防。早期规范治疗可使多数患者获得长期缓解,但需终身随访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