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嗜血杆菌肺炎是由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性疾病,属于细菌性肺炎的一种。以下是该病的综合介绍:
一、病原体与发病机制
-
病原体特征
流感嗜血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形态多呈短小球杆菌,具有荚膜(抗吞噬作用)、菌毛(黏附宿主细胞)和IgA蛋白酶(破坏免疫屏障)等毒力因子。 -
感染途径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如流感)后,病毒损伤呼吸道黏膜时更易引发细菌侵袭。
二、高发人群与季节
- 易感人群
- 婴幼儿:6个月至5岁儿童是高危群体,可能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或败血症。
- 成人:多见于有慢性肺病、免疫缺陷、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
- 季节特点
秋冬季为发病高峰,常与流感病毒流行相关。
三、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
- 婴幼儿:起病急骤,表现为高热、寒战、痉挛性咳嗽、咳脓痰、呼吸急促、发绀,易进展为呼吸衰竭。
- 成人:起病较缓,以发热、咳嗽加剧、咳脓痰为主,可能伴胸痛;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如低热、食欲减退。
-
并发症
包括脓胸、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四、诊断与治疗
-
诊断依据
- 实验室检查:痰液革兰染色见革兰阴性杆菌,白细胞计数升高。
- 影像学检查:X线显示肺段或肺叶实变,呈斑片状浸润影,少数伴胸腔积液。
-
治疗原则
- 抗生素治疗:首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等敏感抗生素。
- 支持治疗:补液、氧疗等缓解症状,重症需监护。
五、预防措施
- 疫苗接种:针对婴幼儿接种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
- 卫生管理:避免接触感染者,保持手卫生,减少吸烟及空气污染暴露。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的预后与患者年龄、免疫状态及并发症相关,及时治疗多数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