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发育不全是一种先天性的支气管发育异常疾病。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病因: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胚胎时期的创伤有关,也可能与遗传因素、孕期感染、环境因素、母体疾病等有关。例如,某些基因的突变或遗传缺陷可能影响支气管的形成和结构;孕期母亲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影响胎儿支气管发育;孕妇暴露于化学物质、辐射等有害环境因素,或患有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可能增加胎儿支气管发育不全的风险。
- 类型及表现
- 先天性支气管闭锁:表现为支气管不同程度的狭窄和阻塞,常发生于叶、段或亚段支气管的起始部位,上叶支气管多见。狭窄或阻塞远端的支气管可仍通畅,但有多量黏液潴留形成黏液栓,管壁结构正常或变薄,相应肺段呈不张或气肿。
- 气管软化症:气管软骨局部缺如,有呼吸道气管阻塞和反复呼吸道感染,同时有支气管炎表现。局灶性或弥漫性气管软骨环发育不全则表现为管壁呈软骨性变形,管腔呈圆柱状或漏斗状狭窄和阻塞。
- 气管支气管巨大症:管壁结缔组织缺陷,气管支气管腔普遍扩大,外周呈囊状支气管扩张。
- 临床表现:约半数患者在 15 岁以前出现症状,主要为呼吸困难、喘鸣、咳嗽、咯血等,可伴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先天性畸形的表现,如咳泡沫痰、反复呛咳等。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
- 并发症:气管后壁膜部松弛、管壁无力,会导致尽力呼气和咳嗽障碍,黏液不能清除,阻碍纤毛运动,致使肺部反复感染,最终可导致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还可能引起肺大泡、肺动脉高压等。
-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有喘鸣、呼吸困难、呼吸道反复感染史,结合胸部 X 线、CT 扫描、支气管造影等影像学检查,以及支气管镜检查、基因检测等可确诊。胸部 X 线可见病变区域肺野透亮度增强,邻近肺组织和纵隔受压移位;CT 扫描显示肺气肿区,呈三角形且紧贴肺门部;支气管造影可见病变支气管肺段充盈缺如或扩张,邻叶支气管受压移位。
- 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年轻患者如果没有严重症状,可保守治疗。应使用药物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一般早期接受规范治疗,预后良好。
- 护理与预防: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家属应为患者提供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孕妇应定期孕检,有早产迹象的可提前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刚出生一周的婴儿应限制液体量摄入,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