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哮喘的病因可分为外源性刺激因素、内源性易感因素及综合作用机制,具体分类如下:
一、外源性刺激因素
-
化学物质刺激
工作环境中常见的异氰酸酯、甲醛、苯、环氧树脂等化学物质可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引发平滑肌痉挛和黏液分泌增加,导致气道阻塞。 -
生物性过敏原
包括真菌孢子、动物蛋白(如皮毛、排泄物)、谷物粉尘等,通过IgE介导的免疫反应引发过敏,导致气道慢性炎症和哮喘急性发作。 -
物理因素
长期暴露于粉尘、烟雾、高温高湿环境或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造成呼吸道持续损伤,加剧炎症反应。
二、内源性易感因素
-
遗传与特应性体质
部分人群因遗传基因影响,具有特应性(atopy)体质,接触致喘物后更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形成致敏状态。 -
免疫机制异常
包括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如对低分子量化学物质或蛋白质过敏)和非IgE介导的炎症反应(如直接刺激呼吸道上皮细胞)。
三、其他诱发因素
-
职业性应激
长期高压工作环境可能通过心理应激削弱免疫调节功能,增强对过敏原的敏感性。 -
工作强度与防护不足
高强度劳动导致身体疲劳、抵抗力下降,或缺乏有效防护措施(如未佩戴防尘口罩),均会增加患病风险。
总结
职业性哮喘的发病是外源性刺激与内源性易感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化学、生物、物理因素及个体免疫应答异常。高危人群包括化工、农业、医疗、装修等行业从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