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毛霉病(Pulmonary Mucormycosis),也称为肺毛霉菌病,是一种由接合菌亚门毛霉目中的某些致病性真菌引起的严重肺部感染。这些真菌包括根霉菌属(Rhizopus)、毛霉菌属(Mucor)和犁头霉菌属(Absidia)等,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土壤、腐败的有机物以及空气中。
肺毛霉病通常发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中,例如患有糖尿病特别是酮症酸中毒、白血病或淋巴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器官移植后或存在其他基础疾病的人群。这类人群由于免疫力下降,使得原本对健康人无害的毛霉菌能够引发严重的感染。毛霉菌通过吸入孢子进入人体,健康人的肺泡巨噬细胞可以清除这些孢子,但在易感人群中,这些孢子可以在肺部繁殖并侵入血管壁,导致组织坏死和出血性梗塞。
临床上,肺毛霉病的症状可能与其他类型的肺炎相似,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和胸痛等非特异性症状。由于毛霉菌具有侵犯血管的特点,患者常常会出现咯血的情况,有时甚至可能是致命的大咯血。随着病情进展,感染可能会扩散到其他器官,如脑部,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或CT扫描对于诊断肺毛霉病非常重要,但其表现形式多样且缺乏特异性,因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微生物学证据(如直接镜检、培养)以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来做出准确诊断[[0]5]。治疗上,两性霉素B是首选药物,并且在一些情况下还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以去除坏死组织和感染灶。尽管有治疗方法,但由于该疾病的进展迅速且病情危重,未经治疗的病例死亡率极高,即使经过积极治疗,死亡率仍然较高。
鉴于肺毛霉病的高风险性和严重性,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对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控制潜在的基础疾病,比如严格管理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也是预防和改善预后的关键措施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