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分类
- 定义:食管壁内憩室是食管黏膜层或全层局限性膨出形成的囊性突起,与食管腔相连。
- 分类:
- 按病因:分为先天性(原发性)和后天性(继发性)。
- 按结构:分为真性憩室(含食管全层组织)和假性憩室(仅含黏膜和黏膜下层)。
- 按分布:分为节段性和弥漫性。
2. 病因与危险因素
- 病因:可能与食管炎症、功能障碍(如食管裂孔疝、贲门失弛缓症)或损伤(如化学性烧伤)有关。
- 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饮酒、胃食管反流、糖尿病、慢性肝病、营养不良等。
3. 症状表现
- 典型症状:吞咽困难是最常见症状,可伴有恶心、呕吐、胸骨后疼痛。
-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口臭、食欲不振,严重者因反流误吸导致肺炎、肺脓肿等并发症。
4. 诊断方法
- 影像学检查:食管X线钡餐造影可显示憩室大小、位置及数量。
- 内镜检查:食管镜可观察黏膜炎症、溃疡或憩室开口。
- 其他:胸部CT辅助评估食管狭窄或并发症。
5. 治疗与预后
- 治疗原则:
-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无需特殊处理,定期随访即可。
- 有症状者需针对食管狭窄或并发症治疗,如食管扩张术、内镜微创手术(如STESD)。
- 手术治疗:严重者需切除憩室或解除狭窄,微创技术(如隧道内镜术)可减少创伤和并发症。
- 预后:早期干预可改善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反复感染甚至癌变风险。
6. 日常管理建议
- 饮食调整:避免刺激性食物,术后需逐步恢复饮食。
- 生活习惯:戒烟限酒,控制胃食管反流。
- 定期复查:监测症状变化及憩室发展情况。
若有吞咽困难、胸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内镜或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