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指新生儿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病因与传播途径:主要病因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对于新生儿来说,感染了 HIV 的母亲是最大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母婴传播,包括胎儿在宫内时 HIV 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胎儿在娩出时吞入含有 HIV 的阴道、子宫颈分泌物或母血而被感染;感染的母亲通过母乳或乳头皲裂后渗出的血中的 HIV 病毒传染给新生儿。医源性感染也是一个原因,如新生儿因输血与血制品感染,或因多次静脉注射经注射器及针头等受染。
- 临床表现:
- 出生时表现:平均孕期缩短,未成熟儿和超未成熟儿比率升高,低出生体重,头小畸形发生率较高。
- 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出现艾滋病及其相关症状,包括持续发热、生长发育障碍、肝脾肿大、多部位浅表淋巴结肿大等。还易发生各种机会感染,如卡氏肺囊虫性肺炎、念珠菌感染等,也常出现严重的反复的细菌感染,如败血症、肺炎、腹泻等,这些感染是婴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还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智力低下、抽搐、瘫痪等。
- 诊断:若患儿生母为艾滋病患者或 HIV 感染者且未接受治疗,或出生后持续 HIV 抗体阳性、红细胞 HIV 载量≥20 拷贝 /μL 且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或 18 个月时仍持续 HIV 抗体阳性、红细胞 HIV 载量≥20 拷贝 /μL 且梅毒血清学试验阴性,即可确诊。
- 治疗与预后:目前本病尚无法治愈,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对症处理以及支持性护理等。治疗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抑制病毒复制,使病毒载量降低至检测下限,并减少病毒变异,重建或者改善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未经治疗的患儿病情进展快,预后差,死亡率高;经积极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 预防:关键在于阻断母婴传播,对感染 HIV 的孕妇在孕期和分娩过程中采取抗病毒治疗和预防措施,可降低新生儿感染的风险。提倡安全性行为、减少不必要的输血和使用血液制品等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