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物排放速率的计算需要结合实测浓度和标准状态下的干排气流量,具体计算公式及注意事项如下:
一、基础计算公式
颗粒物排放速率($G$,单位:$kg/h$)的计算公式为: $$ G = C \times Q_{n} $$
其中:
-
$C$:颗粒物实测浓度($mg/m^3$)
-
$Q_{n}$:标准状态下的干排气流量($m^3/h$)
二、注意事项
-
浓度与流量的匹配
实测浓度需在标准状态(如20℃、101.325kPa)下进行校准,若条件偏差较大需进行修正。
-
设备与工况影响
不同设备、工艺及环境条件可能影响计算结果,建议参考行业排放标准或咨询专业机构。
-
颗粒物组成分析
若颗粒物包含可过滤颗粒物(如PM2.5/0.3)、可凝聚颗粒物及溶解性颗粒物,需按《固定污染源废气 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等国家标准进行拆分计算。
三、应用示例
某固定污染源颗粒物排放浓度为21mg/m³,标准状态干排气流量为15988m³/h,日工作8小时,7-9月共工作84天,则:
-
实际排放量(kg/h):$0.336 \times 8 \times 84 \times 10^{-3} = 0.225792 , \text{kg/h}$
-
实际排放量(t):$0.22562 , \text{t}$(保留小数点后5位)
四、补充说明
-
地方标准差异 :省级地方政府可对国家标准进行补充或修订,需以当地最新文件为准。
-
计算工具 :建议使用专业环保软件或在线计算器提高效率。
通过以上方法,可较为准确地评估颗粒物排放速率,为环境监管和污染控制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