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心功能障碍的快速治疗需综合多学科干预,重点在于及时纠正休克、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脏负荷,并根据病情进展选择针对性治疗。以下是关键治疗措施:
一、紧急处理与基础治疗
- 快速补液复苏
优先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平衡液补充血容量,纠正低血容量性休克,维持有效循环血量。需持续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和肺动楔压(PWP)以调整补液速度,避免过度负荷。 - 镇静镇痛
使用苯巴比妥、地西泮等药物缓解焦虑和疼痛,降低心脏应激反应。
二、药物治疗
- 强心药物
-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排血量,适用于低心排状态。
- 西地兰/地高辛:用于心率过快(>140次/分)或心音减弱时,快速控制心率并改善泵血功能。
- 利尿剂
呋塞米等药物促进液体排出,减轻心脏前负荷,尤其适用于补液后容量过载的情况。 - 血管扩张剂
硝普钠可舒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缺血;氨氯地平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减轻心脏后负荷。 - 心肌保护
曲美他嗪、GIK(葡萄糖-胰岛素-钾)疗法提供心肌能量,减缓损伤进展。 - 抗感染
头孢曲松等抗生素预防或控制感染,避免毒素加重心功能损害。
三、重症干预措施
- 血流动力学监测
持续监测动脉压、心电图等,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或心衰加重迹象。 - 机械辅助
对严重心衰患者,可考虑临时心脏起搏或心肺通气支持。 - 手术治疗
极少数广泛心肌损伤者需心脏移植,但需严格评估手术指征。
四、辅助治疗与康复
- 营养支持:高蛋白饮食或肠外营养促进创面修复,减少代谢消耗。
- 创面管理:定期清创换药,预防感染间接影响心功能。
注意事项
治疗需在重症监护下进行,根据个体反应动态调整方案。快速治疗的核心在于早期识别心功能异常并启动多维度干预,避免继发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