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荨麻疹的病因及治疗
一、病因
- 昆虫叮咬
蚊子、跳蚤、螨虫等昆虫叮咬时,其唾液或毒液注入皮肤,引发过敏反应。 - 过敏体质
个体对过敏原(如食物、药物、花粉)的敏感性差异是重要诱因,过敏体质者更易发病。 - 环境因素
潮湿、不洁环境易滋生昆虫,增加叮咬风险;花粉、尘螨等环境过敏原也可能诱发。 - 饮食与药物
海鲜、坚果等致敏食物,以及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可能引发免疫反应。 - 其他因素
情绪紧张、宠物皮屑接触、运动后出汗等也可能成为诱因。
二、治疗方法
- 一般治疗
- 避免搔抓,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接触过敏原(如驱蚊、改善环境卫生)。
- 避免热水烫洗或过度刺激患处。
- 外用药物
- 止痒抗炎:炉甘石洗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缓解瘙痒和红肿。
- 抗过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减轻炎症反应。
- 口服药物
- 抗组胺药: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抑制过敏反应,缓解瘙痒。
- 严重感染:继发细菌感染时需联合抗生素治疗。
- 物理治疗
局部冷敷可收缩毛细血管,缓解红肿和瘙痒。 - 特殊情况处理
- 昆虫口器残留时需手术取出。
- 中医中药可作为辅助治疗(具体需遵医嘱)。
注意事项: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