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后需注意以下事项:
一、急救处理
- 立即降温:烫伤后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口至少15-30分钟,或用凉水浸泡,减轻疼痛和减少组织损伤。
- 去除衣物:小心剪开或脱去烫伤部位衣物,若衣物粘连皮肤,不可强行撕扯,避免二次损伤。
- 覆盖创面: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保护伤口,避免污染。
- 及时就医:若烫伤面积较大(超过体表面积10%)、深度较深(如出现皮肤变白或焦痂),或位于面部、关节等部位,需立即就医。
二、伤口护理
- 保持清洁干燥:避免伤口碰水,穿宽松衣物减少摩擦,定期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消毒周围皮肤。
- 避免抓挠或挑破水疱:小水疱可自行吸收,大水疱需由医生在无菌条件下处理,切勿自行挑破。
- 合理用药:遵医嘱使用抗生素软膏(如磺胺嘧啶银乳膏)或促进愈合的药物(如湿润烧伤膏),避免随意涂抹牙膏、酱油等。
三、饮食调整
- 增加营养:多摄入高蛋白(如牛奶、鸡蛋、瘦肉)、高热量(如坚果、谷物)及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促进创面修复。
- 忌刺激性食物:避免辛辣(辣椒、大蒜)、油腻(炸鸡、火锅)及海鲜类食物,戒烟戒酒,减少血管异常反应和感染风险。
四、预防感染与并发症
- 观察感染迹象:若伤口红肿、渗液、化脓或疼痛加重,需及时就医。
- 避免紫外线直射:烫伤部位注意防晒,防止色素沉着。
五、日常注意事项
- 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促进恢复。
- 定期复诊:遵医嘱复查,医生会根据愈合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尤其深度或大面积烫伤者。
总结
烫伤后需遵循“降温—清洁—保护—就医”的急救原则,后续注重伤口护理、合理饮食及感染预防。严重烫伤或异常症状(如持续疼痛、感染)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