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蛰伤诊疗指南2019年版》提供了关于蜂蛰伤处理的全面指导,涵盖了急救期措施、分级治疗、药物使用及注意事项。以下是具体内容的整理和总结:
一、蜂蛰伤的急救期措施
评估病情
- 在蜂蛰伤发生后数分钟内,快速评估皮损数量、是否出现全身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以及是否需要心肺复苏(CPR)或器官功能损害的早期表现。
拔除毒刺
- 若毒刺留在体内,应避免直接用手拔除,以免毒囊破裂释放更多毒素。建议用镊子或针挑出毒刺,或使用透明胶带粘贴后揭去。
清洗伤口
- 使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或根据毒液性质选择弱酸性(如食醋)或弱碱性(如肥皂水)液体中和毒液。
局部处理
- 配制地塞米松+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的混合液外敷,以减轻炎症和疼痛。
- 在24~48小时内进行局部冰敷,以缓解肿胀和疼痛。
预防感染
-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并根据需要使用抗菌药物。
二、根据过敏反应分级治疗
I级过敏反应
- 表现为轻微的红肿、瘙痒。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以抗炎和抗过敏。
II级过敏反应
- 出现全身症状,如荨麻疹、呼吸困难。需吸氧,肌注肾上腺素,同时使用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
III级过敏反应
- 严重全身反应,如血压下降、意识模糊。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插管或气管切开,并加强监护治疗。
IV级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 立即启动心肺复苏(CPR),同时进行肾上腺素注射和抗过敏治疗。
三、特殊情况的注意事项
面部蜂蛰伤
- 若患者既往有过敏性疾病史或早期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应常规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素。
既往过敏史患者
- 对有过敏史的患者,需更加警惕严重过敏反应的发生,并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四、预防措施
环境卫生
- 清除周围杂草,减少蜂类滋生地。
避免激惹蜂类
- 在野外活动时避免使用香水、甜食等可能吸引蜂类的物品。
及时就医
- 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严重中毒反应(如呼吸困难、意识丧失),应立即送医。
参考来源
以上内容整理自《蜂蛰伤诊疗指南2019年版》,具体信息可参考以下来源: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需进一步了解,请随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