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病反应
艾灸过程中可能出现「排病反应」,即身体在正气增强后主动排出寒湿、瘀血等病邪的表现。例如:- 排风寒反应(打喷嚏、流涕)
- 排痰湿反应(咳痰、腹泻)
- 排瘀血反应(瘀斑、血块)
这类反应通常是身体修复过程中的正常现象,需坚持艾灸并观察症状变化。
-
操作或体质因素
- 操作不当:如穴位错误、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皮肤灼伤或气血失衡。
- 体质差异:敏感体质者易出现不适,阴虚火旺者可能因艾灸加重症状。
- 过度艾灸:长期频繁艾灸可能导致身体机能失衡,尤其对儿童等特殊人群风险更高。
-
原有疾病变化
若艾灸期间未规范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可能因体质变化诱发并发症。艾灸可能使潜伏病根暴露,表现为旧疾复发。
建议:
- 若出现不适,及时停止艾灸并就医排查原因。
- 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调整艾灸方案,避免盲目操作。
- 结合体质选择艾灸频率和穴位,如阴虚体质需谨慎。
艾灸需科学使用,其效果与个体差异密切相关,建议以身体舒适为度,必要时咨询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