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以下几种后果:
1. 急性型
- 自愈: 大多数正常人感染后不出现症状,或症状轻微,如发热、咳嗽等,病程约1周,大多可自愈。
- 进展: 少部分患者症状可能持续或加重,进展为慢性或播散型。
2. 慢性空洞型
- 肺纤维化: 主要发生于肺气肿、肺结核等或肺结构破坏性病变患者,临床表现与肺结核极为相似,低热、盗汗、体重下降、咳嗽等。此型除少部分病人自愈,多数进展,最终导致肺纤维化。
- 呼吸衰竭: 肺纤维化可能导致肺功能受损,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
3. 进行性播散型
- 全身症状: 此型少见,发生于免疫抑制患者或老年人、儿童。患者全身症状重,常有高热、呼吸困难、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黄疸、贫血等。
- 多器官受累: 可有口腔及胃肠道溃疡、心内膜炎、脑膜炎和阿狄森病等多器官受累的表现。
- 高死亡率: 年幼儿童或AIDS病人进展较迅速,其他病人进展相对缓慢,死亡率达80%。
4. 并发症
- 肺气肿: 慢性空洞型患者可能出现肺气肿。
- 呼吸衰竭: 肺纤维化可能导致呼吸衰竭。
- 肺大疱: 肺气肿或肺结构破坏可能导致肺大疱形成。
- 胸膜下病灶或空洞破入胸腔: 可能导致液气胸、脓气胸等。
- 继发真菌感染: 部分年老、体弱及同时应用免疫抑制剂者,可以继发真菌感染。
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进展、肺纤维化、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尤其是免疫抑制患者、老年人和儿童,病情可能迅速恶化,死亡率较高。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