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质量、功率升级
电动车新国标与旧国标的主要区别如下,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核心性能指标
-
最高设计时速
新国标将上限从20公里/小时提升至25公里/小时,旧国标为20公里/小时。
-
整车质量
新国标限制整车质量≤55千克,旧国标为40千克。
-
电机功率
新国标要求电机额定连续功率≥400瓦,旧国标为240瓦。
-
电池标准
两标准均采用48V电压,但新国标不再强制规定续航里程,旧国标曾限定≤25公里。
二、安全性能提升
-
脚踏骑行功能
新国标强制要求配备脚踏骑行功能,旧国标无此要求。
-
3C认证
新国标电动车需通过3C认证,旧国标无强制要求。
-
防火阻燃性能
新国标对整车阻燃性能、电池包防火要求更严格,旧国标无明确规范。
-
充电器保护
新国标增加充电器过流、过压保护等要求,旧国标无强制标准。
三、其他差异
-
认证与追溯性
新国标电动车需通过检验机构检测并标注二维码,旧国标无法查询车辆信息。
-
车辆分类
新国标40公斤以上电动车仍属非机动车,可上绿牌;超过55公斤可能升级为轻便电动摩托车,需上蓝牌。
-
后视镜安装
新国标未强制要求后视镜,旧国标计入车高计算。
四、市场影响
-
淘汰旧标准车辆 :不达标旧国标车可能面临强制淘汰,部分企业需升级技术或转型。
-
技术升级空间 :新国标为锂电池车提供了发展空间,缓解了旧国标车因电池安全问题引发的隐患。
总结
新国标通过提升速度、质量和安全性能,强化了电动自行车的非机动车属性,同时为行业技术升级提供了导向。消费者可根据需求选择符合新国标的产品,享受更安全、规范的骑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