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喀则的名称在历史和行政层面存在两种表述方式,均指同一座城市:
-
全称与简称
-
全称 :溪卡桑珠孜(藏语,意为“如意庄园”)
-
简称 :溪卡孜(后简化为日喀则)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始有建制,1951年正式设市,2014年撤地设市。
-
-
历史称谓与现代名称
-
历史称谓 :早期称“年曲麦”或“年麦”(即年楚河下游),吐蕃王朝时期称为“耶如”(年楚河一带)
-
现代名称 :1959年和平解放后,改称日喀则,成为西藏第二大城市。
-
补充说明
-
地理位置: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与尼泊尔、印度等多国接壤,是西藏传统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
行政区划:下辖1个市辖区和17个县,总面积17.9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
名称由来:“日喀则”意为“土质最好的庄园”,与雅鲁藏布江上游的“藏”区形成地理概念区分。
无论使用“溪卡桑珠孜”“溪卡孜”还是“日喀则”,均指向同一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西藏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