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咬伤的处理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紧急处理
- 冲洗伤口:立即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伤口,以去除表面的毒液。如果有条件,用肥皂水或碳酸氢钠溶液等碱性溶液冲洗效果更好,因为蜈蚣的毒液多呈酸性,碱性溶液有助于中和毒性。
- 结扎近心端:如果伤口在四肢,用绷带或布条在近心端进行结扎,以减缓毒液随血液向心脏方向扩散。但结扎时间不宜过长,每隔 15 分钟至 1 小时需松开一次,以免肢体远端因缺血而受损。
- 冰敷:在伤口处进行冷敷,有助于减轻红肿、疼痛和减缓血液循环,降低毒液扩散速度。
- 清理毒牙:如果伤口内有蜈蚣的毒牙残留,应使用细针等工具小心挑出,避免毒液继续释放。
- 局部处理
- 局部消毒:用碘伏、酒精等消毒用品对伤口进行彻底消毒,以防止感染。
- 涂抹药物:在伤口周围涂抹适量的碱性溶液,如氨水、碳酸氢钠溶液等,以中和剩余的毒液。也可涂抹具有消炎、抗过敏作用的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红霉素软膏等。
- 全身治疗
- 抗过敏治疗: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就医并遵医嘱口服抗组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如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对于症状严重或伴有全身性反应的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静脉滴注治疗,以快速缓解病情。
- 其他治疗:对于出现呼吸困难、昏迷、休克等危急症状的患者,医生会使用肾上腺激素或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等进行治疗,同时还会给予吸氧、补液等进行抗休克治疗。若发生肾衰竭、肝功能损害等,医生也会根据情况给予相应治疗。
- 预防破伤风:根据伤口情况和既往的主动免疫接种安排,必要时进行破伤风疫苗的接种。
无论症状轻重,都建议及时就医。特别是当咬伤部位出现剧烈疼痛、红肿、淋巴结肿大或全身症状时,更应迅速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