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定位放线方案是工程测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确定工程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以下是一个综合性的放线方案框架,结合了不同场景下的技术要求:
一、测量前准备
- 资料收集与校核
- 收集城市规划测绘成果、工程勘察报告、施工设计图纸等基础资料。 - 校核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确保轴线、标高等参数一致。
- 仪器设备准备
- 经纬仪(如TDJ2—E)、水准仪(DS3)、激光经纬仪等专业设备,需定期检定维护。 - 钢卷尺、塔尺等辅助工具需保证精度。
- 人员组织与分工
- 设立测量管理员1名,测量员2名,明确职责。 - 制定测量方案,进行技术交底。
二、平面控制网布设
- 控制网类型选择
- 根据地形复杂度选择方格网、网状网或极坐标网。不规则地形建议采用方格网结合极坐标法。 - 高程控制网采用闭合水准路线(如DS3水准仪)或附合水准测量法。
- 控制点布设原则
- 通视良好、安全、易保护,控制点间距不大于100m(高程控制点≤100m)。 - 采用混凝土保护桩或钢管围护,标注轴线号及测量标记。
- 精度要求
- 一等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3mm,全中误差≤±6mm;二等水准测量中误差控制在±5mm以内。 - 导线测量水平角中误差≤±20″,高差中误差≤±5mm。
三、高程控制
- 水准测量
- 采用DS3水准仪进行闭合水准路线或附合水准测量,复测偏差≤±3mm。 - 建立高程基准点(如BM1—BM3),向基坑引测标高时需联测确认。
- 高程传递
- 楼层施工时,通过激光经纬仪将高程投测到楼板,采用天顶法进行垂准测量。 - 每层施工完成后进行闭合复测,调整误差后打设阳冲眼十字中心点。
四、主体结构放样
- 轴线放样
- 根据控制点坐标,利用全站仪或激光经纬仪放样出主轴线、建筑轴线等。 - 楼板施工前预埋铁件,通过激光束垂直投测到楼面。
- 细节放样
- 在楼层平面布设内部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放样出墙角、门窗位置等。 - 孔洞施工时,通过激光经纬仪定位,配合透明接收靶板进行垂直投测。
五、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定期复测与校核
- 每月对控制点进行复测,发现移位及时恢复。 - 引测标高时需二次闭合校核,偏差控制在±3mm以内。
- 数据管理与安全
- 观测数据使用计算机进行平差计算,建立测量档案。 - 仪器设备需防潮防震,钢卷尺使用后涂黄油保养。
- 协调与沟通
- 与业主办理交接桩手续,及时解决设计图纸与现场矛盾。 - 加强施工团队培训,确保测量规范执行。
通过以上步骤,可确保测量定位放线的精度与安全性,为工程后续施工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