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心肌病变
- 冠心病: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心脏泵血功能下降。
- 心肌病:如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导致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
2. 心脏瓣膜病
- 二尖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等,引起心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增加心脏负担。
3. 高血压
- 持续性高血压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使心脏逐渐肥厚、扩大,最终引起心力衰竭。
4. 肺部疾病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导致右心负荷加重,进而引发右心衰竭。
5. 心律失常
- 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收缩功能,导致心输出量减少,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6. 心脏负荷过重
- 压力负荷过重: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
- 容量负荷过重:如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等。
7. 心室重构
- 心肌梗死后心室发生重构,心脏扩大,心肌收缩力减弱。
8. 治疗不当
- 未规范使用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
- 未控制好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
9. 其他因素
- 感染:如肺部感染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加重心脏损害。
- 营养不良:降低机体抵抗力,易发生感染而影响心衰的治疗效果。
- 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导致慢性心衰治疗困难。
- 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引发高动力循环样变化,恶化心衰。
- 肝肾功能减退:影响水电解质平衡、容量平衡和神经内分泌活动稳定,使心衰恶化。
- 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嗜酒、嗜烟、长期卧床等,可能导致心衰难治。
难治性心力衰竭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心力衰竭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采取综合治疗措施,以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