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原名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故宫之所以被称为“故宫”,是因为在1925年,紫禁城被改称为“故宫博物院”,并开始对外开放,这个名字寓意着“过去的皇宫”。
故宫名称的由来
- “紫”:源自古代星相学中的“紫微垣”,意指天帝所居之处,象征皇权神授。
- “禁”:意味着这里是皇家禁地,非寻常百姓所能涉足,透露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气息。
历史背景
- 紫禁城的建立:故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四年(1406年),由明成祖朱棣下令营建,历时十四载,至1420年竣工。
- 名称的变化:1925年10月10日,紫禁城正式向公众开放,成立了故宫博物院,从此被称为“故宫”[1,3](@r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