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虫咬后的正确处理方法如下:
- 初步判断与远离虫源:迅速判断虫子的种类,并立即远离虫源,避免再次被咬。
- 清洗伤口:用温和的肥皂和清水清洗咬伤部位,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注意不要用力挤压伤口。如被蜂蜇伤,还可用碳酸氢钠溶液冷湿敷以中和酸性毒汁;黄蜂毒液呈碱性,可用 1% 醋酸或食醋弱酸性液体洗敷伤口。
- 去除毒刺或虫体:
- 蜂蜇伤:立即将毒刺拔出并挤出毒液。伤口如有蜇刺,可用尖头镊子或尖针、刀片等从皮肤外的毒囊前顺势向后将毒刺挑出。在野外无法找到针和镊子时,可用嘴将刺在伤口上的尾刺吸出,但不可挤压伤口以免毒液扩散。
- 蜱虫咬伤:切勿蛮力拔出蜱虫,否则容易引起口器断裂甚至撕裂皮肤。可以将乙醚、乙醇、石蜡油或凡士林等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的旁边点燃烟头、蚊香,数分钟后蜱虫自动松口,再用镊子轻轻拉出。取出虫体后,再用碘酒、75% 酒精做局部消毒处理。
- 冷敷止痛:如果伤口疼痛或肿胀,可用冰块包裹在布中,敷在咬伤部位,以减轻疼痛和肿胀。每次最多冰敷或冷敷 10 分钟,10 分钟后移开冷敷布或冰袋,过 10 分钟再敷一次,交替进行且不要超过 1 小时。
- 观察症状:密切观察咬伤部位的症状变化,如出现呼吸困难、头晕、荨麻疹等严重不适,或伤口红肿扩散、体温升高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就医。
- 对症治疗:
- 局部瘙痒: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软膏(如地塞米松乳膏)等。瘙痒明显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 疼痛加剧:可考虑使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布洛芬,但需注意不要过量。
- 皮肤炎症:如伤口出现渗液或脓疱,应定期清洗并涂抹抗菌药膏。
- 防止感染: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避免抓挠伤口,以免影响愈合或导致感染。在伤口愈合期间,持续观察伤口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长裤,使用驱虫喷雾或佩戴驱虫手环,以降低被虫子咬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