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持冷静,避免硬拉
若水蛭仍在皮肤上吸附,切勿用手强行拉扯,否则可能导致吸盘断裂残留,引发感染。可用手掌或鞋底轻轻拍击叮咬部位周围,或撒食盐、浓醋、白酒等使其松开吸盘自行脱落。 -
清洁与消毒伤口
水蛭脱落后,立即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挤出污血,并用碘伏或酒精消毒。若伤口较深或持续出血,可用干净纱布按压止血,并尽快就医。 -
预防感染与过敏
水蛭唾液可能含抗凝血物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外用抗生素软膏(如红霉素)预防感染。若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症状,需遵医嘱服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 -
特殊情况处理
若水蛭钻入鼻腔、尿道等腔道,不可自行取出,需及时就医,通过专业方法(如麻醉剂、生理盐水灌注)清除。 -
后续观察与就医
即使伤口看似轻微,也建议观察24-48小时。若出现发热、伤口溃烂或异常肿胀,需立即就诊。
预防建议:踏青时穿长裤、长袜,避免光脚接触浅水区域;可在皮肤或衣物上涂抹防蚊油、大蒜汁等驱避水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