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察局部症状
若伤口出现明显红肿、疼痛、瘙痒或水疱,可能是中毒的初期表现。部分毒虫(如蜈蚣、蝎子)叮咬后,伤口可能伴随灼烧感或脓液分泌。
2. 警惕全身反应
若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发热、全身疼痛或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需高度怀疑中毒。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等休克表现。
3. 检查伤口特征
• 蜱虫叮咬后皮肤可能出现红斑、焦痂,且多位于隐蔽部位(如腋窝、腹股沟);
• 蜂类蜇伤可能残留毒刺,伤口呈红肿中心点;
• 隐翅虫咬伤则可能引发条状或片状红斑伴脓疱。
4. 及时就医判断
若20分钟内出现水疱、大面积红肿,或24小时内出现精神异常(如恍惚、胡言乱语),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通过实验室检查(如白细胞计数、毒素检测)辅助诊断。
应急处理建议
• 立即用肥皂水清洗伤口,避免抓挠;
• 冰敷缓解肿胀,忌用刺激性药膏;
• 若疑似蜱虫叮咬,需用酒精软化后垂直拔出,避免硬拽。
预防提示
踏青时穿长袖衣裤,使用驱虫剂,避免进入草丛深处。若被咬后症状持续加重,务必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