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粪吸入综合征(MAS)是新生儿因吸入胎粪污染的羊水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气道阻塞、肺部炎症及多系统损伤为特征,常见于足月或过期产儿。以下是综合信息整理:
一、核心特征
-
病理机制
- 胎儿宫内或分娩时吸入含胎粪的羊水,导致气道机械性阻塞(胎粪颗粒)和化学性炎症(胆汁刺激)。
- 可能继发肺不张、肺气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等并发症。
-
高危因素
- 产前/产时因素:胎儿窘迫、产程延长、胎盘功能不全、难产。
- 胎儿因素:过期产儿(孕周≥41周)、宫内感染、母体高血压或吸烟史。
二、临床表现
- 典型症状:出生后出现呼吸窘迫,表现为呼吸急促(>60次/分)、鼻翼煽动、发绀、吸气性三凹征。
- 严重表现:呼吸衰竭、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皮肤青紫加重)、气胸(突发呼吸困难)。
- 其他体征:皮肤或脐带被胎粪污染,肺部听诊可有湿啰音或呼吸音减弱。
三、诊断与检查
- 病史:产时羊水胎粪污染、胎儿监护异常(如胎心减速)。
- 辅助检查:
- 影像学:胸部X线显示斑片状渗出、肺气肿或肺不张。
- 血气分析:低氧血症(PaO₂↓)、酸中毒(pH↓)。
-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提示感染,细菌培养排查继发感染。
四、治疗原则
- 紧急处理:出生后立即清理呼吸道胎粪,必要时气管插管吸引。
- 呼吸支持:根据缺氧程度选择氧疗(鼻导管、CPAP)或机械通气。
- 药物干预:
- 抗生素:预防/治疗继发感染(如氨苄西林)。
- 肺表面活性物质:改善肺顺应性。
- 血管扩张剂:西地那非用于肺动脉高压。
- 并发症管理:气胸需胸腔穿刺,持续性肺动脉高压需一氧化氮吸入。
五、预后与预防
- 预后:轻中度患者经及时治疗多可痊愈;重度或合并多器官损伤者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或死亡。
- 预防措施:加强产时胎儿监护,对羊水胎粪污染者及时行气道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