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原体与传播途径
- 病原体:主要由烟曲霉、黄曲霉等致病菌引起,广泛存在于土壤、植物、空气等自然环境中。
- 传播方式:通过呼吸道吸入孢子(最常见)、皮肤黏膜破损处直接接触或血行播散感染。
2. 临床表现
症状因感染部位而异,常见表现包括:
- 呼吸系统:刺激性咳嗽、咯血、胸痛、发热(如肺曲霉球、侵袭性肺曲霉病)。
- 鼻窦/耳部:鼻塞、头痛、耳痛、听力下降或耵聍增多。
- 皮肤/眼部:红斑、溃疡、角膜感染或结膜炎。
- 全身性:败血症可伴随高热、寒战等。
3. 高危人群
-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白血病、器官移植患者、长期使用激素或抗生素者)。
- 职业暴露人群(皮毛加工、农业劳动者等)。
4. 诊断与治疗
- 诊断: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如胸部CT显示“晕轮征”或“空气新月征”)、血清学检测(GM试验、PCR)及病原学检查(直接镜检、培养)。
- 治疗:
- 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等为一线用药,严重者需联合治疗。
- 手术:药物治疗无效或病灶局限时考虑切除(如大咯血、局部侵袭性感染)。
5. 预防
- 保持环境干燥清洁,避免接触霉变物品。
- 高危人群需注意防护(如佩戴口罩、增强免疫力)。
若出现持续发热、咳嗽、咯血等症状,尤其免疫功能低下者,建议及时就医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