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与高危因素
- 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是常见诱因。
- 药物或治疗影响: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脏手术或导管消融术可能损伤传导系统。
- 其他因素:高钾血症、电解质紊乱、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等也可能导致传导阻滞。
症状表现
- 轻度活动时:可能出现心悸、头晕、乏力、胸闷或气短。
- 严重情况:若心室率过慢或合并心肌缺血,可引发心力衰竭、休克,甚至因脑供血不足导致晕厥、阿-斯综合征(意识丧失、抽搐)。
诊断与治疗
- 诊断:主要通过心电图检查,表现为连续2个以上P波未下传心室、PR间期固定等特征。
- 治疗原则:
- 药物: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可暂时提高心率,但需谨慎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 起搏器治疗:症状明显或合并血流动力学异常时,需植入临时或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注意事项
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及时就医处理晕厥等症状,并遵医嘱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