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膜炎是一种由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感染心脏内膜(心内膜)所引起的炎症性疾病,其症状多样且复杂,可能因人而异。心内膜炎的感觉和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发热:这是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体温通常在37.5℃至39℃之间,可能伴有寒战、出汗、畏寒等症状,热型多不规则,可能为弛张热或间歇热。
-
心脏杂音:由于心内膜炎导致心脏瓣膜损伤或功能异常,患者常可听到新的或改变的心脏杂音。这种杂音是诊断心内膜炎的重要体征之一。
-
全身不适和疲劳:患者可能会感到极度疲乏、虚弱,甚至出现全身无力、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
关节和肌肉疼痛:许多患者会出现关节肿痛、肌肉酸痛,尤其是在早晨起床时更为明显。这些症状可能与免疫反应或感染扩散有关。
-
呼吸困难和胸痛:部分患者在呼吸时会感到胸部疼痛或气短,严重者可能出现胸闷气短、呼吸急促等症状。
-
皮肤表现:心内膜炎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瘀点、Osler结节、Janeway损害等,这些是由于感染导致的小血管炎或微血栓形成所致。
-
其他症状:包括盗汗(夜间大量出汗)、贫血、脾肿大、尿血、食欲减退等。这些症状可能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及并发症有关。
-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心内膜炎的症状可能迅速发展(急性型),也可能缓慢进展(亚急性型)。急性型通常表现为高热、寒战、严重的心脏杂音和全身症状;而亚急性型则症状较轻,可能被误认为普通感冒或疲劳。
-
并发症:心内膜炎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动脉栓塞(脑梗死、脑出血)、心力衰竭、败血症等。这些并发症可能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心内膜炎的感觉通常表现为发热、心脏杂音、全身不适、关节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感染的类型、范围以及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如果怀疑患有心内膜炎,应尽快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以避免病情恶化。